close

 

生活在現代社會中,其實不學習的後果真的很恐怖(不是在危言聳聽),無知的人真的最有自信(自認為什麼都懂),相反的,虛心學習的人會認為自己有所不足,變會更努力去學習。
沒有找到自己的熱情,工作得過且過或是都在混日子,你可能就這樣過一生,這樣的度過自己的人生真的很可惜,會覺得這一生白活了。

在此發表個人見解(要學習的能力一篇),供各位讀者參考。


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能力(閱讀、學習與選書的能力)

    之前,祐霖發表了買書心得(共四部)之後,詳盡的列出多年逛書店的經驗,但是個人覺得書店的書總很多,琳瑯滿目,這時候其實最需要的是選書的能力,尤其是挑選好書的能力或是眼光。因為我們身處在知識爆炸、資訊傳播快速的時代,每天都有許多無用的資訊(或雜訊),所以應該要培養出篩選資訊的能力,本篇文章就是以這種角度作為切入點來進行分析,也分享祐霖在選書上的方法與讀者分享。

先說明看書的好處,這個很難描述,因為有看書或閱讀的人就會覺得這很重要;沒看書的人會說:「看書有什麼用!又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!」(但是社會上有許多不看書的人,那些人應該不會來參觀我的部落格吧!)[在此分享:參見遠見雜誌(2007/8)做的調查:台灣人平均一年只花1375元買書,450萬成人不看書,平均每天看書23分鐘,但是看電視約145分鐘,上網約63.5分鐘。而且高收入者,每月所花在買書的錢越高,月收入超過7萬,年買書達8.9本。]。要想想看,為什麼(各行各業)成功的人士都很喜歡看書?若對自己沒有用,那些成功的人為什麼要花時間、花錢買書來看呢?再想想看,為什麼當您走進XX(連鎖)書店,在最明顯的地方,都擺放一些暢銷、經典的書籍呢?有沒有人買、有沒有人看,書店一個月的租金蠻貴的,會有人做賠本生意嗎?

個人覺得要適應這個全球化的變遷和競爭激烈的社會,(因為您未來的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、歐洲各國、阿拉伯國家、、、等世界各國的人才,或是未來的工作並不侷限於國內),所以培養自己的競爭優勢最好的方式是不斷的閱讀學習,而且要能廣泛的閱讀,不能侷限於在某一個學科,要能夠處類旁通,增加自己的智慧。另外,持續的閱讀也很重要,把長期的閱讀當成自己的一種習慣(也可以把它視為是自己的工作),每天閱讀幾分鐘或幾個小時,慢慢累積,就能在一年內看很多書了。      

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逛書店買書的經驗,但是一進到書店,走到你想要買書的專區,第一個念頭應該是這麼多書,我該要選擇哪一本呢?哪一本是算好書呢?哪一本比較適合我?因為台灣的出版業真的很發達,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每月所出的書約幾萬本,在這裡就財經企管與投資理財類別方面來說,書種真的很多,這時候就要有眼光去挑選好書了,因為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出書,大約只要3、4000元就可以出書了,現在出書很容易。若不是有專業的人士介紹或推薦不錯的書籍,自己一定會花費很大的心力去選書、找書,花了時間金錢買到一本好書那還好,若買錯書(坊間上,有許多騙人的書、教導錯誤的觀念、或是一些誇大不實的推銷書籍)就非常不值得了。       

培養閱讀的興趣、並且持續的學習,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。接下來(也是更高層次的),就是如何選書,因為書籍太多,不可能每本都看,更何況,有些是不好的書或是內容空洞的書籍[在此聲明:我個人沒有要得罪哪一位作者,只是覺得個人時間有限,但好書太多,需要花時間閱讀好書的部分,不想浪費時間去看一些無用的知識,看了不能讓你學習到什麼知識的書]。       

在此介紹祐霖個人的選書方式或挑書眼光(這也是要慢慢練習的):

    到繁體書店時,我歸納為第一部份(必買的書籍)是大師的書籍。    

管理領導方面有:彼得杜拉克、查爾斯韓第、大前研一、華倫班尼斯、蓋瑞哈墨爾、萊納德史布萊格爾…等等。

    投資理財方面:華倫巴菲特、安德烈科斯托蘭尼、彼得林區、約翰柏格、柏頓墨基爾、喬治索羅斯、吉姆羅傑斯…等等。以上這些大師的書籍,基本上二話不說,大致上都會買回家閱讀。       

第二部份是經典暢銷的商業管理與財金方面書籍,這書籍銷售量都非常好,但個人較偏重於歐美國家的著作,不是因為媚外,而是資本主義市場在歐美國家盛行較為久遠,所以作者寫這方面的論述較為中肯(但有時因為國情的不同,一些用語或是事件要自己去尋找)。以上這些書的特點是有許多推薦人或是機構(有名望的、有學術背景的、或是有影響力的)的推薦或是寫前面的序,這些可以列為是否要買這本書的基準。       

再來就是一些國內學者、專家(正派有聲望的人)推薦的書(因為聰明人推薦聰明人的書,簡單來說,就是物以類聚),幫此書寫序或是推薦的文章,也可以看雜誌週刊上推薦的書單,大約都是在雜誌後半部,但也要小心,是否有置入性行銷的可能(只推薦自己出版社的書)。       

但最重要的是,還是要自己去翻翻看,像我個人會在書店看一下目錄、前言、大致上的內容約15~20分鐘,其實就會決定是否購買這本書籍,當然,有時候還是會買到較不好的書(但只花個200到400元的錢),講一些非常誇大不實的事件。別人推薦不錯的書籍,我都會去書店翻翻看,看看內容見解好在哪裡,對自己是否有幫助。       

閱讀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、增長自己的智慧或增加心靈內在的提升,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(包含投資方面),而不要去死讀書,要會運用書中的知識,內化為自己的智慧,讀了這本書才能對您有所幫助,進而吸收作者的知識(或許是一生的的經歷、成功的智慧等等),否則,這本書您若是平白的看過去,沒有一些省思或對你有意義,那看完之後也等於沒有吸收,作者沒有跟你有「直接的溝通,沒有觸動你的內心」。祐霖有時讀到作者所寫的一句話會點醒了我,像是遇到人生中的困難(低谷時)其實作者早就已經在書上寫自己的想法或是解決方式,這時候,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,其實有些大師…等等都會經歷人生的重大的事,看大師如何去面對,然後把他們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想法中,就能夠想(做)出自己最好的解決之道。 

    另外,到簡體書店選書時(當然,還是會以商業管理、投資理財還有政治歷史文化為主),個人覺得其實兩岸交流愈來愈頻繁(從以前管制簡體書進入銷售,到現在開放可以兌換人民幣),其實可以吸收其優勢或長處的地方(而不是因為意識型態的問題相互爭吵),就簡體的商管書來說好了,我也只專注於國外的著作,其實一些不錯的商管書台灣都有出版,只是個人會收集大師的書(一整套或是全部的書,繁體找不到就買簡體的),像是彼得杜拉克的書,有些已絕版或台灣的書店找不到,但簡體書有(就毫不猶豫買下來,個人有蒐集大師全套著作的興趣)。

    一些中國人(自稱為大師)寫的一些商管書,自己涉獵就較少(當然有些也不值得看),因為裡面的內容大部分也是引用西方管理大師的智慧(那乾脆就看大師的書就好了,更清楚明白)或是動不動常會有一些中國歷史與謀略在內,如:三十六計、孫子兵法、歷史故事謀略等等,當然這對經營管理來說也很重要,最常引用的是三國時代魏蜀吳的爭霸,不可否認,那個時代的中國,真的是人才濟濟(我個人是直接看歷史原典的書,像是:史記、三國志、資治通鑑、孫子兵法、三十六計、、、等等,就更為清楚),所以一些中國自稱管理大師的著作(內容可能有適應中國的國情),我就比較沒有看或是購買。讀者可以自行去閱讀查證。       

在股票投資理財的部分,相比之下,台灣在這方面的書籍真的是勝過中國,因為台灣股票市場較早開始,資本主義下的台灣,投資人(股民)對市場更是趨之若鶩,進場出場追求獲利(但是大多數約有90%投資人都是賠錢),所以在投資書籍上,著作較為完整豐富。相對的,中國的股票市場發起還沒有很久,市場週期循環、投資心理的研究等等著作較為缺乏,所以會以歐美國家的投資書籍為主,但有一些出版社看中了這點,都紛紛引進(翻譯)經典的投資書籍,使得一些不錯的書可以閱讀,像目前正在閱讀《投資股票就問三個問題》,肯.費雪著,2008年出版,就覺得這本書寫的真的不錯,但是有點(或非常有)深度,需要花費時間去閱讀和思考(買這本書的時候台灣還沒有出版,現在有出版叫《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》,2008年),另一本是《克拉默投資真經》,克拉默著,2007年出版,作者提出「買進處於谷底的股票」一章,作者非常自豪,內容有作者的投資哲學,讀者可以內化融入到自己的投資智慧中(本書台灣有出版《華爾街狂人致富投資法》,2008年)。就覺得因為書籍太多,自己要培養出選好書的能力,自己在未來才會更有競爭力。      

挑選書籍的眼光,需要時間的培養,其實,只要您常逛逛書店,就會看到覺得不錯的書籍(不管是新書或舊書),另外,你閱讀的書籍越多,其實自己就有能力去挑選適合(或對自己有用)的書,因為一本好書中,裡面引用的人名、見解、文章等等(像是約翰柏格的書就會引用墨基爾的研究,查爾斯韓第或大前研一的書講到管理方面,也會引用彼得杜拉克的話),可以從作者推薦的書單或是引用的書,從這方面來當挑選書籍的依據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陳祐霖 Xing Nan 筆於一邊寫部落格文章,一邊電腦鍵盤吱吱叫(與當機電腦鍵盤奮戰中),搞到自己的肚子咕嚕咕嚕叫,文章完成於凌晨3點吃完宵夜後...

 

本文發表於2008-9-16,
祐霖個人部落格:http://xing-nan.blogspot.tw/2008/09/blog-post_15.html

關鍵字:#閱讀 #學習 #挑選書籍 #逛書店 #買書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祐霖 的頭像
    陳祐霖

    陳祐霖投資心理學部落格

    陳祐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